资讯文档首页 > 资讯文档

光伏行业“望见终局”:逆变器阳和启蛰海外渠道重估壁

来源:上海五星体育手机免费直播    发布时间:2024-07-31 02:07:05

  光伏逆变器主要由逆变电路、逻辑控制电路、滤波电路三部分所组成,核心技术大多数表现在控制算法、电路拓扑、工业设计等。逆变器工作原理最重要的包含光伏组件发电、直流电输入、直流到交流转换、交流电输出、并网或离网运行。逆变器不仅负责电能的转换,还具备上限功率点跟踪、电网监控、故障保护等多项功能。

  基于不同应用场景,对应逆变器各具优势。(1)集中式光伏逆变器:主要使用在于大型地面光伏电站,通常单体容量超过500kW。单体功率大、效率高,通常可达98%以上,并且成本较低,但需要较多的电缆和土地资源。(2)组串式光伏逆变器:主要使用在于分布式光伏系统,通常单体容量小于100kW。具有模块化设计、安装灵活、维护方便等优点,且适用于光照条件较复杂的环境。(3)集散式光伏逆变器:适用于中等规模的光伏电站,可根据实际的需求灵活配置。在效率和可靠性方面表现优秀,同时具备比较好的经济效益。(4)微型逆变器:主要使用在于小型光伏系统,通常单体容量小于5kW。具有体积小、安装便捷、维护简单、转换效率高、故障隔离等优点,但目前价格较高。

  光伏逆变器需求主要受新增光伏电站装机以及光伏逆变器更换所拉动。光伏逆变器常规使用的寿命具体取决于类型,大多数组串式、储能、混合逆变器的平均寿命为10年。而光伏电站的寿命则普遍在25年左右,光伏逆变器存在比较大的存量电站替换需求。依照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中国/全球光伏新增装机216.9/405.0GW,同比增长148.2%/68.1%。当前组件报价仍处低位,组件厂接单意愿偏淡。若盈利修复,组件排产逐步提升,预计2024年中国/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达到270.0/520.0GW。

  中国逆变器市场以组串式逆变器与集中式逆变器为主。组串式逆变器市场占有率逐步上升,自2018年60.4%上升至2022年78.3%,市占率提升了17.9%。系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市场的持续不断的发展,组串式逆变器渗透率快速提升,逆变器厂商研发技术力度加大。根据半导体行业观察数据,2022年集中式光伏逆变器成本为0.16-0.17元/W,组串式光伏逆变器成本为0.2元/W。

  下游光伏装机需求驱动。根据智汇光伏数据,截止2023年底国内光伏总装机规模达到609.5GW,在总电力装机中占比达到21%。其中,分布式光伏253.7GW,占比41.6%;地面光伏电站355.8GW,占比58.4%。系大型风光基地建设、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户用光伏持续建设。分区域看,山东、河北总装机规模均超过50GW,在全国总装机中占比为9%,江苏、河南、浙江、安徽、新疆总装机规模均超过30GW,占比为5%-6.5%。

  上游功率器件IGBT供给制约。光伏逆变器上游主要为功率器件IGBT、传感器、电容器、集成电路等。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2022年集中式逆变器功率模块国产自主化率为10%,1500V组串式逆变器自主化率为11%,1100V组串式逆变器自主化率为23.3%。根据半导体行业观察数据,2022年IGBT模块占光伏逆变器成本15%,功率半导体价值0.3-0.4亿元/GW。根据光伏视界数据,逆变器价格的范围整体稳定。2024年3月,逆变器20kW价格0.15-0.19元/W,50kW价格0.14-0.18元/W,110kW价格0.12-0.17元/W。随IGBT元器件国产化程度提高,原材料成本降低,逆变器毛利率有望提高。

  全球光伏逆变器供应商市场集中度高。根据Wood Mackenzie数据,2022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同比增长48%,同比增加100GW;全球前十大供应商的市场占有率为86%,同比增长4%。其中,华为市场占有率为29%,同比增加6pct。阳光电源市场占有率为23%,同比增加2pct。

  凭借成本优势和市场潜力,光伏产能逐步向中国转移。从全球光伏逆变器企业出货量排名来看,2022年前五家均为中国公司,华为与阳光电源自2015年起便蝉联全球光伏逆变器企业出货量前二名。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2023年最具融资价值的光伏逆变器品牌前十名中,有六家为中国公司,依次为正泰电源、华为、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系公司产品贸易可靠性高,售后服务好,技术特点和持续研发实力强。被列入品牌推荐,代表银行愿意向采用这些逆变器品牌的光伏发电项目提供无追索权贷款,相关项目开发商更容易获得银行融资。

  龙头厂商领先行业,产品谱系相对全面。在光伏逆变器上市公司中,阳光电源营收、研发费用、出货量领先行业,德业股份、固德威、锦浪科技也相对靠前。禾迈股份、昱能科技、德业股份毛利率较高,系微型逆变器产品溢价较高。阳光电源、禾望电气、上能电气光伏逆变器产品技术路径布局相对全面,少有公司布局微型逆变器。此外,华为产品大多分布在于组串式逆变器与户用逆变器。

  第一梯队供应商的央企拿单实力强劲。根据索比光伏网数据,2023年光伏逆变器定标规模约203GW,同比增长近65%。其中,组串式逆变器占比90%,同比增加15pct,300kW+组串式逆变器占比30%。第一梯队的华为、阳光电源、株洲变流、上能电气等中标占总量80%,与央企客户绑定更为紧密。

  逆变器出口总体增长,2023年Q4逆变器出口降幅收窄。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逆变器出口696.20亿元,同比增加15.42%,2017-2023年的复合年化增长率为37.92%;2023年逆变器出口5124.85万个,同比增加1.88%,2017-2023年的复合年化增长率为16.65%。受经济发展形势、库存水位等因素影响,2023年12月逆变器整体出口形势又出现下降,但降幅收窄。2023年12月逆变器出口42.59亿元,同比下降39.06%,环比增加6.14%;2023年12月逆变器出口351.44万个,同比下降38.06%,环比下降7.57%。四季度海外需求相对偏淡,但是出口降幅相对于之前有所收窄。

  整体周转情况好转,核心省份筑底企稳。头部逆变器企业在欧洲的库存去化基本完毕,部分企业的库存消化进入收尾期。2023年底部分企业户用机型出口价格下调,以应对去库存需求。此外,近期红海局势或加速库存去化,部分企业已开始排单,甚至会出现等货现象。随着光伏行业中的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先进产能仍将获得稳定增长的需求量。广东主要企业包括华为、古瑞瓦特、首航新能源、科士达、禾望电气,受益于欧洲户用库存去化加速。安徽主要企业包括阳光电源国内基地、固德威广德工厂,表现持稳。浙江主要企业包括锦浪科技、德业股份、禾迈股份、昱能科技、艾罗能源,出口数据持续修复。江苏主要企业包括固德威、上能电器、爱士惟,该区域厂商清理库存速度较快,订单显著修复。

  逆变器仓库存储上的压力或小于组件,欧洲积压库存逐步消化。2023年H1市场过度乐观,预期全年光伏需求而大量拉货,加上厂家削价竞争,组件现货价格也从2023年1月的每瓦0.238美元跌至12月的0.13美元,跌幅近45%,导致2023年H2慢慢的出现组件库存堆积问题。(1)全球:组件10-11月拉货速度低于7-9月,库存影响逐渐浮现;逆变器拉货速度虽有下降,但降幅远小于组件;逆变器Q1出口量造成的仓库存储上的压力或小于组件;(2)欧洲:欧洲市场因库存问题萎缩。逆变器仍然处于库存去化过程,组件库存已有较好消化;(3)新兴市场:印度和巴西市场是出口增量的大多数来自,巴西积极推动分布式光伏和农业用光伏,需求持续增长;(4)亚洲、北美出口环比改善较为显著。

  全球光伏发电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逆变器海外渠道作用关键。面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客户群体,逆变器的海外销售途径不仅限于国内常见的直销模式,分销渠道在工商业及户用逆变器的销售中起着关键作用。当应用场景为集中式地面电站时,当地能源集团是主要客户群体,采取直销模式。当应用场景为户用及工商业发电时,工厂、商户、农场所有者和普通居民是主要客户群体,采取分销模式。

  渠道一体化加强,大中型集成商优势显著。逆变器销售高度依赖分销渠道,受去库存效率、贷款利率等因素明显影响。近年来,部分大型分销商向转变集成商,采用方案集成模式。产业链逐渐由最初的五个环节缩短至分销商/集成商/安装商、计算机显示终端两个环节,以缩短链条,减轻金钱上的压力。分销商/集成商处于产业链中游环节,经营情况主要受下游需求、库存管理能力和贷款利率三个因素影响。由于上游风险转嫁,下游需求多变,因此承担着较高的压力。因此,分销商需要拥有广泛的产品线及深入的市场洞察力,精准选择并妥善管理库存。大中型集成商延伸提供综合解决方案,能够更好的降低对产品制造和设施投资的需求,构建更高的行业壁垒。

  光伏逆变器公司出海,释放渠道势能构筑品牌竞争力。根据易恩孚太阳能光伏网数据,截至2023年3月,古瑞瓦特海外分销商359家,数量居上市公司之首。阳光电源主要分销商包括澳洲Solar Juice,泰国MGS、PI,北美Floating Solar等。国内逆变器厂商可通过凸显价格上的优势、提供符合当地使用习惯的产品和差异化产品、增加分销商合作粘性等方式吸引分销商,提升全球品牌价值。古瑞瓦特等海外布局早、业务占比高的企业,不仅会享受到行业增长的红利,也会享受到品牌“马太效应”的不断提升。

  海外厂商营收放缓,运营费用相应缩减。依据公司年报,2023年Enphase Energy营收22.91亿元,同比减少1.72%;毛利率46.20%,同比增加4.39pct;微型逆变器出货1550万台,同比增加0.65%。2023年,Solaredge营收29.77亿元,同比减少4.30%;毛利率23.65%,同比下降3.51pct;逆变器出货12.63GW,同比增加20.38%;光伏电池出货744MWh,同比减少16.31%。2024年1月,Solaredge计划裁员900人,占全球员工总数16%,以使成本结构与当前市场动态保持一致。

  美国需求下降,欧洲占比提升。2023年,Enphase Energy营收美国占比64.12%,同比减少11.47pct。2023年,Solaredge营收欧洲占比63.96%,同比增加9.62pct;美国占比25.53%,同比减少10.93pct。由于美国高利率以及加利福尼亚州向NEM 3.0的过渡,客户投资回收期增长,需求增速放缓。受欧洲整体渠道库存调整影响,2023年下半年的购买量减少。此外,净能源计量政策和太阳能出口处罚也增加了不确定性。

  储能逆变器满足双向变流需求,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储能逆变器不仅能满足传统并网变流器对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逆变要求,还可满足储能系统“充电+放电”带来的双向变流需求,按应用场景可分为储能电站、集中式、工商业、家庭户用。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储能逆变器市场规模为59.5亿元,预计2023年将增至104.4亿元。根据集邦储能数据,预计2024年工商储增加18GWh,同比增长112%;大储增加130GWh,同比增长43%;户储增加20GWh,同比增长11%。其中,户储在用电价格和天然气价格双双回落的背景下,居民对于装机的迫切性有所减弱。因户储起量时间较早,且盈利模式较为成熟,仍具备一定的增长空间。

  全球新增储能装机渗透率逐步提升。根据集邦储能数据,2023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117GWh,同比+133%,系政策引领和风光消纳问题;预计2024年将达167GWh,同比增长43%。在洲份上,预计2024年亚洲将达78.2GWh,同比增长47%;美洲将达48.9GWh,同比增长30%,系迫切性和经济性需求,但同时受土地受限和缺乏监督管理体系制约;欧洲将达30.5 GWh,同比增长53%,系大储招投标和市场化项目推动;中东非将达9.6GWh,同比增长62%,系南非和以色列利好政策叠加招投标市场火热。

  欧洲户储需求放缓,大储放量。根据集邦储能数据,预计2024年欧洲储能新增装机有望达30.5GWh,同比增长53%。随着欧洲天然气供应短缺问题缓解,天然气及电价同比一下子就下降。欧洲大多国家的储能补贴型政策预算用尽,或额度退坡。以户储为主的国家装机占比下降,以大储为主的英国占比大幅度的提高。大储需求依赖政府招投标以及市场化项目所推动,仍具备较强的增长动力。根据Wood Mackenzie数据,2031年欧洲大储累计装机量将达89GWh,英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引领大储市场。

  美洲储能装机增幅放缓,美国大储经济性高且盈利模式多元。美洲国家大多通过税收抵免、额外上网电价激励,以实施储能补贴政策,北美发展储能项目的迫切性和经济性高于拉美地区。根据集邦储能数据,预计2024年美洲储能新增装机将达48.9GWh,同比增长30%。其中,美国储能新增机将达43.4GWh,同比增长25%。从细分类别看,美国大储表现优异。由于美国电网协调性差,随着风光发电占比提升、ITC补贴落地,大储凭借高经济性且多元盈利模式,具备较高增长潜力。

  (特别说明:本文来源于公开资料,摘录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请参阅报告原文。)

  新能源汽车 储能 锂电池 燃料电池 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回收 氢能源 充电桩 互联网汽车 智能驾驶 无人驾驶 汽车后市场 石油石化 煤化工 化工产业 磷化工 基础化工 加油站 新材料 石墨烯 高分子 耐火材料 PVC 聚氯乙烯 绿色能源 清洁能源 光伏 风力发电 海上发电

  报告派研读,每日更新报告、研读深度、专题报告、发现更多行业信息与数据参考

上一篇:OFweek 下一篇:什么是逆变器